中药能手100味
图片
图片
“中药能手” 100 味:
一、补气类
1. 东说念主参: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2. 党参: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3. 黄芪: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4. 白术: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5. 山药: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。
二、补血类
1. 当归: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2. 熟地黄:补血滋阴,益精填髓。
3. 白芍: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4. 阿胶:补血滋阴,润燥,止血。
5. 何首乌:解毒,消痈,截疟,润肠通便。制何首乌可补肝肾,益精血,乌须发,强筋骨。
三、补阳类
1. 鹿茸:壮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
2. 淫羊藿: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3. 巴戟天: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4. 杜仲: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5. 肉苁蓉: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。
四、补阴类
1. 北沙参:养阴清肺,益胃生津。
2. 南沙参:养阴清肺,益胃生津,化痰,益气。
3. 麦冬: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
4. 天冬: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。
5. 百合:养阴润肺,清快慰神。
五、解表类
1. 桂枝:发汗解肌,温通经脉,助阳化气。
2. 麻黄: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3. 荆芥:解表散风,透疹消疮,止血。
4. 防风:解表、祛风、胜湿、止痛、解痉。
5. 白芷:祛风除湿,通窍止痛,消痈排脓。
6. 辛夷:散风寒,通鼻窍。
7. 生姜: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,解鱼蟹毒。
8. 桑叶: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,平肝明目。
9. 菊花:散风清热,平肝明目。
10. 葛根:升阳解肌,透疹止泻,除烦止温。
11. 升麻: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阳举陷。
12. 柴胡:妥协内外,疏肝升阳。
13. 蝉蜕:宣肺风热,利咽透疹,明目退翳。
14. 木贼:疏散风热,明目退翳。
六、清热类
1. 石膏: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。
2. 知母: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3. 栀子: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4. 黄连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5. 黄芩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6. 黄柏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7. 金银花: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8. 连翘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9. 蒲公英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利尿通淋。
10. 鱼腥草: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利尿通淋。
七、泻下类
1. 大黄: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2. 芒硝:泻下通便,润燥软坚,清火消肿。
3. 番泻叶:泻热行滞,通便,利水。
八、祛风湿类
1. 独活: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。
2. 威灵仙:祛风湿,通经络。
3. 木瓜:舒筋活络,和胃化湿。
4. 秦艽:祛风湿,清干冷,止痹痛,退虚热。
5. 防己:祛风止痛,利水消肿。
九、化湿类
1. 藿香:芳醇化浊,和中止呕,发表解暑。
2. 佩兰:芳醇化湿,醒脾开胃,发表解暑。
3. 苍术: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
4. 厚朴:燥湿消痰,下气除满。
十、利水渗湿类
1. 茯苓: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。
2. 薏苡仁: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,除痹,排脓,解毒散结。
3. 泽泻:利水渗湿,泄热,化浊降脂。
4. 车前子:清热利尿通淋,渗湿止泻,明目,祛痰。
5. 滑石:利尿通淋,清热解暑;外用祛湿敛疮。
十一、温里类
1. 附子: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2. 干姜: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3. 肉桂:补火助阳,引火归元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。
十二、理气类
1. 陈皮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2. 青皮: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3. 枳实: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
4. 木香: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5. 香附: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十三、消食类
1. 山楂:消食健胃,行气散瘀,化浊降脂。
2. 神曲:消食和胃。
3. 麦芽:行气消食,健脾开胃,回乳消胀。
4. 莱菔子:消食除胀,降气化痰。
十四、止血类
1. 白及:料理止血,消肿生肌。
2. 三七: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
3. 艾叶: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;外用祛湿止痒。
4. 蒲黄:止血,化瘀,通淋。
十五、活血化瘀类
1. 川芎: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2. 丹参: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3. 红花: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4. 桃仁: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5. 益母草:活血调经,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。
十六、化痰止咳平喘类
1. 半夏: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2. 天南星: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散结消肿。
3. 川贝母: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散结消肿。
4. 浙贝母:清热化痰止咳,解毒散结消痈。
5. 桔梗:宣肺,祛痰,利咽,排脓。
6. 杏仁:降气止咳平喘,润肠通便。
十七、安神类
1. 朱砂: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2. 磁石: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聪耳明目,纳气平喘。
3. 酸枣仁:养心补肝,宁快慰神,敛汗,生津。
4. 柏子仁:养快慰神,润肠通便,止汗。
十八、平肝息风类
1. 石决明:平肝潜阳,清肝明目。
2. 牡蛎:潜阳补阴,重镇安神,软坚散结,料理固涩,制酸止痛。
3. 钩藤:息风定惊,清热平肝。
4. 天麻:息风止痉,平抑肝阳,祛风通络。
十九、收涩类
1. 五味子:料理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2. 乌梅: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
3. 山茱萸:补益肝肾,收涩固脱。
4. 桑螵蛸:固精缩尿,补肾助阳。
以上是常见的100 味中药列举
本站仅提供存储处事,统统推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推行,请点击举报。